新的《农村公路养护技术规范》(JTG/T-)于年07月01日已经正式实施了!本规范规定了农村公路养护的相关要求和技术标准,是农村公路养护从业人员必学的知识。要取得脱贫攻坚战胜利,这个新变化农村公路养护技术人员必须知道
农村公路养护技术规范JTG/T-据统计,截至年底,全国农村公路总里程已达到万公里,占公路网总里程的84%。我国农村公路建设成果丰硕,广大农村地区交通运输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基本实现。为有效保护农村公路建设成果,保障农村公路
持续发挥良好服务功能,必须加强农村公路养护。
山区农村道路我国农村公路规模大、分布散,而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基础和专业养护力量相对薄弱,吸收群众力量参与农村公路养护,充分发挥群众在农村公路养护中的作用,使专业化养护与群众性养护有效结合,对弥补农村公路专业化养护不足这一短板,并满足养护需求、保障养护效果有很大帮助。
农村公路《农村公路养护技术规范》(JTG/T-)系统总结了我国农村公路养护工作经验,充分汲取了各地农村公路养护实践成果,针对农村公路养护特点,按照“分类指导”的工作方针,以规范农村公路群众性养护为主要目标,重点明确群众性养护的工作内容与要求,并结合专业化养护有关规定,经广泛征求基层意见和实践验证编制而成。
本规范包括10个章节和2个附录,分别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路基养护、5路面养护、6桥梁和隧道养护、7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养护、8绿化养护、9公路防灾与突发事件处置、10养护安全作业,附录A巡查记录表、附录B里程碑及百米桩。
一、农村公路养护技术规范总则主要内容
为加强农村公路养护工作,提高群众参与农村公路养护的水平,保障农村公路养护质量,制定本规范。本规范适用于农村公路的养护工作。农村公路养护应坚持因地制宜、经济适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原则。宜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提升农村公路养护专业化、规范化、信息化和机械化水平。推动农村公路养护信息化,是指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逐步建立完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信息系统,利用系统收集分析养护数据,为养护决策提供依据。推动农村公路养护机械化,是指加强农村公路养护机械设备配置,增强作业人员机械化操作能力,以提升农村公路养护工作效率和质量。农村公路采用群众性养护的应符合本规范规定;采用专业化养护的,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各地需结合实际采用群众性养护或专业化养护模式开展农村公路养护工作,充分发挥地区优势,保障养护效果。
公路养护作业二、农村公路养护技术主要术语解释
2.1农村公路ruralhighway
纳入农村公路规划,按照公路工程相关技术标准修建的县道、乡道、村道及
其所属设施。根据《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交通运输部令年第22号)和《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交通运输部令年第4号),农村公路是指纳入农村公路规划,并按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修建的县道、乡道、村道及其附属设施,包括经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认定并纳入统计年报里程的农村公路。考虑到目前纳入规划的农村公路均已纳入统计年报里程,因此在农村公路的定义中,删去了“经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认定并纳入统计年报里程”的要求。
2.2县道countyroad
除国道、省道以外的县际间公路以及连接县级人民政府所在地与乡级人民政府所在地和主要商品生产、集散地的公路。
2.3乡道townshiproad
除县道及县道以上等级公路以外的乡际间公路以及连接乡级人民政府所在地与建制村的公路。
2.4村道villageroad
除乡道及乡道以上等级公路以外的连接建制村与建制村、建制村与自然村、建制村与外部的公路,但不包括村内街巷和农田间的机耕道。
2.5专业化养护professionalmaintenance
专业队伍利用专业的机械设备等,实施的农村公路养护工作。
2.6群众性养护non-professionalmaintenance
非专业队伍利用简易工具,实施的农村公路养护工作。
2.7农村公路预防养护preventivemaintenanceofruralhighway
农村公路整体性能良好但有轻微病害,为延缓性能过快衰减而采取的主动防护工程。
2.8农村公路修复养护repairofruralhighway
农村公路出现病害或部分丧失使用功能,为恢复技术状况而进行的功能性、结构性修复或定期更换工程。
2.9农村公路应急养护emergencymaintenanceofruralhighway
在突发情况下造成农村公路损毁、中断、产生重大安全隐患等,为较快恢复农村公路安全通行能力而实施的应急性抢通、保通。
三、农村公路养护技术基本规定
3.1总体要求
3.1.1农村公路养护按作业性质可分为日常养护和养护工程。农村公路日常养护包括日常巡查、日常保养和小修。农村公路养护工程包括预防养护工程、修复养护工程和应急养护工程。
日常巡查是为及时发现农村公路及其所属设施损坏、污染及其他影响正常通行的情况,开展的日常检查、查看工作。日常保养是对农村公路及其所属设施经常进行清洁、整理等维护保养的作业。小修是对农村公路及其所属设施的轻微损坏进行的修补。养护工程是对影响农村公路及其所属设施正常使用的功能性和结构性病害进行的修复。
3.1.2农村公路日常巡查及日常保养工作宜以群众性养护为主,具备条件的,也可采用专业化养护。小修宜以专业化养护为主,不具备条件的,也可采用群众性养护。养护工程应实行专业化养护。
3.1.3农村公路养护应达到路面整洁、路基稳定、桥隧安全、排水畅通、设施完好等要求。
3.1.4农村公路养护工作应公开养护路线名称及里程、养护单位、养护责任人及联系方式、监督管理单位及联系方式等信息。
3.2日常养护
3.2.1应开展农村公路日常巡查工作,并与日常保养工作同时进行。对特殊路段,应适当加大巡查频率。巡查发现的问题要进行处理,并做好记录,记录表参见规范附录A。日常保养人员无法处理的,应进行上报。
巡查记录分为纸质记录和电子记录两种形式。当前全国部分地区已经在农村基本规定公路的日常巡查中采用手机、专用手持设备等对巡查内容进行记录。
3.2.2巡查中发现重度病害、突发性事件、灾情、险情等,应及时报告;当影响通行安全时,应采取相应措施,对行人及车辆进行提示警示。
3.2.3采用群众性养护实施农村公路小修的,应对相关人员进行岗前教育。岗前教育的主要目的,一方面是指导养护作业人员按要求完成养护作业,另一方面是提高养护作业人员的安全风险意识,保障作业安全。
3.3养护工程
3.3.1应根据农村公路技术状况评定结果,安排预防养护、修复养护等养护工程。
3.3.2养护工程应组织进行质量检测。
3.4技术状况评定
3.4.1农村公路技术状况评定分为现场技术状况评定和养护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分析。农村公路路面、路基、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的技术状况评定参照《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的相关要求执行。桥梁的技术状况评定参照《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执行。隧道的技术状况评定参照《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执行。
3.4.2现场技术状况评定应参照国家、行业的相关标准、规范执行。
3.4.3应当定期组织开展现场技术状况评定,县道评定频率每年应不少于一次,乡道和村道在五年规划期内应不少于两次。路面技术状况评定宜采用自动化快速检测装备。有条件的地区在五年规划期农村公路养护技术规范(JTG/T-)内,县道评定频率应当不低于两次,乡道、村道应当不低于一次。
3.4.4应建立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信息系统。农村公路的日常养护、养护工程及现场技术状况评定的相关信息数据,应纳入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分析。应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系统的运营维护,保障系统正常使用。
3.4.5农村公路技术状况评定结果可作为制定养护计划的依据:
(1)评定结果为优、良的,可加强日常养护。
(2)评定结果为中的,宜实施预防养护或修复养护。
(3)评定结果为次、差的,应实施修复养护。
以上信息为技术规范的前三章主要内容,后续我们还会整理出路基养护、路面养护、桥涵和隧道养护、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养护、绿化养护、公路防灾与突发事件处理、养护安全作业等相关技术知识,方便大家工作中更容易理解和操作。
今天的知识分享就到这里,下次再见!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3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