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工网卧龙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属微电机事业部电修组长柴立丰,外号“机械‘医生’”,说的是对于厂里的机械设备,他总能像医生那样妙手回春——坏的能修好;临近报废的,能改良成另一用图的新设备。因为在他的思维逻辑中,设备就是企业的生产力,一点都不能浪费,能修则修,能用则用。年出生的柴立丰日前被浙江绍兴市总工会评为“绍兴工匠”,荣誉背后,是对知识的渴求,对探索的执着,对初心的笃定。学无止境紧盯设备更新节奏上培训班,阅读大量资料,查专业术语词条,找机会和老员工交流……“边做边学,缺什么学什么。”柴立丰说,现在机器设备更新太快,只有利用各种机会抓紧学习,才不会被设备所淘汰。每当车间里运来新的设备,柴立丰总是第一个围上去,望、闻、问、切这一套中医的手法就成为他对待所有新设备的标准化流程——看结构、听声响、问性能、学操作。白天时间不够用,他就利用下班时间和节假日,学习各类机械电子工程书籍,不断摸索、刻苦钻研。维修的技能正是随着这种不断学习、不断实践的良性循环而水涨船高。说来也奇怪,任何的设备故障,只要经过柴立丰检修之后,总能迎刃而解。之前,生产线上的平衡机发生故障,出现只能复位不能启动的情况,排查了将近三天都找不到症结所在,客人又催着要按期完成订单。就在别人都束手无策的时候,柴立丰始终没有放弃,经过反复测试,最终对故障原因作出了判定并进行了排除。改良创新为企业节约生产成本在车间来回穿梭,检查每一台设备,是柴立丰的日常工作。对每台设备摸摸看看,敲打敲打听听声响,在他看来,这就是维修工的快乐。“设备都是有生命的,你平常功课做得足,检修、保养到位,它们也能跑得更加欢快。”为了钻研技术,柴立丰总喜欢“逮住”专家打破砂锅问到底,特别是问题越难越感兴趣。改良创新、降本增效、修旧利废,这些都是他平常一直在思考的问题。通过多年的学习和实践,柴立丰把油压机、平衡机、绕线机、点焊机、入纸机、综合测试机等各种设备的性能、结构全部吃透,甚至还进行了一些改进,提高了生产效率。作为一名机修工,他觉得要尽全力提高每一件机器设备的使用寿命,能修则修,能用则用,绝不浪费企业一分钱。在他的精湛技艺促动下,不少旧设备实现了改头换面,成了自动化的新设备。“保养好旧设备,使用好新设备,尽心尽力地干好自己分内的活,才能给企业增收创效。”柴立丰说。不忘初心脚踏实地继续前进由于柴立丰的业务水平突出,所以他不但要负责电气设备维修,还担负着整个事业部电气设备的日常维护与保养等工作。“往往是这边刚忙好,下一个电话又打来求助,希望我们赶紧去维修,基本很少有休息时间。”柴立丰说,他们的三人维修团队,要负责事业部4条主要生产线及其他产品线的设备运行,基本上都处于不停歇的状态。尤其是遇到突发状况,加班加点更是家常便饭。“设备数据的调试,是一个不断精细的过程,需要耐心和细心,容不得半点马虎。”有时候为了修理设备,一站就是四五个小时,最累的时候站着都能睡着,实在没有办法就弄点凉水把脸擦一擦。这些年来,只要是设备有了故障,柴立丰就是一夜不睡,也非得修好了不可。正是这份坚持与执着,让柴立丰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了人生价值,他说:“以创新、拼搏、奉献的精神,为企业发展发挥自己的光热,这是每一名技术工人的责任。”(据《浙江工人日报》报道浙江工人日报记者胡翀)责任编辑:姚怡梦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8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