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机械保养 >> 机械保养前景 >> 正文 >> 正文

棉花机械化采收技术规程

来源:机械保养 时间:2025/4/20
为了适应社会需求,提高棉花采收作业效率,棉花机械化采收势在必行。国内棉花收获机、宜机采品种及机采种植模式等方面的技术研究日渐成熟,推广应用面积日益扩大。近几年,内蒙古作为新兴棉区,在棉花机械采收技术方面也做了大量研究,对采棉机田间作业及相关配套技术要求进行了规范,并进行了推广应用。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棉花机械化采收的农艺技术要求、机械采收前田间准备、采棉机技术准备等技术内容。本标准适用于内蒙古西部棉花种植区域。2农艺技术要求2.1品种选择选择早熟、优质、高产、抗病、始果枝节位不低于18cm、株型紧凑、抗倒伏、吐絮集中、成熟一致的适宜机采的棉花品种。棉花种子质量应符合GB.1的规定。2.2行距配置依据自走式采棉机机型要求,行距配置标准:66cm+10cm,实际行距与规定行距相差不超过±3cm,行距一致性合格率和邻接行距合格率应达90%以上。2.3脱叶催熟采收前20~30d,喷施低残留、污染小、药效稳定的脱叶剂和催熟剂,并严格按照所选脱叶剂的使用说明使用。棉花的吐絮率达到40%左右时,选择无风无雨天气进行施药,施后3~5d的日最低气温应≥12.5℃,日平均气温≥18℃。注意喷洒均匀、不漏喷,遇雨重喷。药剂的使用方法可参照GB的规定执行。2.4适时采收当棉田脱叶率90%以上、吐絮率95%以上、纤维含水率12%以下时适时采收。棉花收获机的安全性应符合ISO-1的规定,作业质量应符合NY/T的规定。2.5采收指标水平摘锭式采棉机要求采净率达93%以上,总损失率不超过7%,含杂率在10%以下。3机械采收前田间准备机械采收前田间应做好以下准备:一是对田边地角难以机械采收,但机具又应通过的区域进行人工采收;二是机械采收前,应把田间地埂、引渠进行平整,确保机具顺利通过,保证采收质量;三是做好破损残膜的清除和压盖工作[7-9]。4采棉机技术准备4.1作业前技术调试检查轮胎气压;确保各指示仪表正常[10];检查发动机机油、柴油、冷却液及各传动部件间隙;启动设备,检查转向行走机构间隙;检查液压升降系统;运转采摘滚筒,进行清洗保养,并检查调整摘锭与脱棉盘、刷座及压紧板的间隙。检查传动齿箱,加注摘锭油;连接风机装置,检查负压管道气压;加注清洗剂、调试润湿系统压力,检查泵、阀压力及喷嘴的雾化情况。4.2田间作业现场技术调试检查调整轮距,校准行走路线;检查调整采摘头的前倾角度和压紧板的间隙;根据棉花成熟度情况及空气湿度情况,检查调整润湿水压;检查报警装置间隙及灭火器配置。4.3拉花运输车的准备车辆工作应确保“五净”(机净、油净、水净、空气净、工具净)和“四不漏”(不漏油、不漏水、不漏气、不漏电),安装防火罩;网箱车辆应安装安全销及链、关闭机构灵活可靠、配置盖布和灭火器[11]。5机械作业及人员要求采收机械技术状态完好,牌证齐全,并具备防火设施;操作人员在持证(驾驶证、操作证)的前提下培训上岗;能够正确处理交接行采摘;田间作业速度4~5km/h;随车拉运棉花机车的数量应根据棉花产量及运棉距离确定;每台采棉机配1名助手;运棉机车应服从采棉机手的统一指挥、调度。6安全作业要求机械作业前认真阅读机具操作手册;机组人员着紧身工作服;非机组人员不得随意上车;机车运转情况下,不得进行故障排除;机车行走运转前应发出行走运转信号;机车作业时,严禁在拖拉机和收割台前活动;夜间工作保证照明;作业区禁止使用明火;确保机车具备防火设施;严防机车漏油或加油时撒油发生。作者:路战远、咸丰、等(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来源:现代农业科技年第11期,图文编辑:天山植保,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8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