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机械保养 >> 机械保养前景 >> 正文 >> 正文

年轻人不进厂,给工人对应的回报和社会地位

来源:机械保养 时间:2022/11/18
白癜风治疗中心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yy/131009/4267800.html

随着当前经济的恢复,我国制造业的用人需求也明显增加,但是在珠三角、长三角等主要用工地区,制造业普遍面临熟练工和技能人才紧缺的情况。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我国人口已经高达14.13亿。可是依然陷入了“用工荒”,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一,年轻人从事蓝领工作意愿低

根据人民日报的报道,全国性的制造业招工难已经开始显现。在浙江金华,某公司总经理说,今年很明显感受到出来打工的人少了。在江西省吉安市,某公司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尽管公司全年都在招工,但还是有用工缺口。

据国家统计局一项对工业企业的调查显示,约44%的企业反映招工难,这也成了他们面对的最大问题,这个比例也创造了近年来的新高。

《年一线蓝领用工荒情况调研报告》显示,年轻人从事一线蓝领工作的意愿低,是造成蓝领用工荒的主要原因。

调查中90%的数据显示,年轻人从事一线蓝领的意愿低是造成蓝领用工荒的原因。并且从前几年就出现了一种现象,就是年轻人更倾向于选择服务行业。

二,年轻人不进厂,不单单是因为赚钱少

据中国新闻网微博消息,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小康集团董事长张兴海就说到,最近几年,外卖、电商、网络直播等行业吸引大量的年轻人去就业,甚至快递外卖行业“内卷”到有研究生去竞争上岗。

他还说到:近五年来,平均每年有万人离开制造业,建议鼓励年轻人少送外卖、多进工厂。

前段时间就有个新闻,说的是广州某制衣厂出现了一个“怪现象”,老板开出月薪的高薪却依然无人问津,为什么招不到人?记者在采访了很多应聘者后总结了两个原因,第一是工厂套路多,开出的工资与招聘的时候相差太远,说好的到,结果到手不到。第二是福利待遇差,虽然很多工厂在招聘的时候都写着包吃包住,五险一金之类的,可实际情况却是伙食差,卫生条件不好,宿舍没有空调,节假日加班不按劳动法支付工资等。

类似的工厂相信也不在少数,这些工厂,往往都存在相似的问题,比如远离城市,工作环境差,工作噪音大,尤其是管理粗暴,上级不尊重人,拖欠工资等。很多工厂工作内容枯燥,通常是三班倒,一班8小时,工作的内容都是机械重复且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

之前就有专家建议,毕业找不到工作可以选择进厂过度。关键是进厂过度,天天打螺丝能获得什么有价值的经验吗?枯燥重复的工作不光是年轻人受不了,中年人也受不了。于是送外卖就成了大家的新选择。

三、送外卖并不轻松,年轻人只是想要自由

据美团和饿了么公布的数据,美团和饿了么近2个月新增58万骑手,其中40%是来自制造业的工人。骑手们表示做骑手时间上更自由,收入日结,一天跑多少单,就赚多少钱。很多年轻人更青睐自由,宁愿去送外卖,也不愿进工厂。

据报道外卖送餐员年龄约有68%的年龄不足25岁,高中及其他以下学历占比接近90%。工作时间较长,日均送餐9~12小时的员工占比约71.5%。可见送外卖并不轻松。

根据国证大数据的数据和《上半年骑手就业报告》中的数据:年上半年,即使受到疫情影响,仍有45.7%的美团骑手月收入在-,7.7%月收入能超过1万。按分段收入中位数加权推算,美团骑手的月平均收入为元。但是只要是离开了工厂的年轻人,只要有外卖可送,就不会回到工厂。可见年轻人不进厂不单单是因为收入,外卖骑手的工作强度并不低,也有很多辛酸。只是因为不用面对重复机械的工作,也不用天天被KPI卡的上不来气,非高峰时段还可以聊聊天、休息会。年轻人并不是怕累,也不是赚钱多少的问题,年轻人无非就是想要多点自由而已。

四、制造业用工慌该谁来买单

制造业是大国的根基,如果年轻人都不愿意从事制造业的工作,工业谁来支撑呢?那我们就要搞清楚这个单谁来买?过去20年里制造业有无数个基层工作,而支撑起这个行业的人是一个我们逐渐陌生的群体,那就是农民工。根据人社部消息:年全国农民工总量为万人,而农民工平均年龄41.7岁,其中40岁及以下所占比重为32.6%,50岁以上所占比重为38.2%;外出农民工平均年龄为36.8岁,其中40岁及以下所占比重为65.8%,50岁以上所占比重为15.2%。农民工平均年龄相比去年增长了0.3岁,这就说明年轻人的比例已经越来越低了。

没有农民工肯定是让制造业感受到了危机。但你能让现在的年轻人还和以前的农民工一样吗?这里问题就很明显了,就是学历错配,别的先不说,我们之前说过家庭培养一个大学生的平均成本在50万左右,这还怎么安心打螺丝?有的企业说国内劳动力成本太高,越南劳动力月薪也就-,还不用缴纳社保。如果国内房产价格只有现在的20%那没问题。但现在这个物价你还指望国内的年轻人一个月拿块,还没有什么保障?像这种工厂,趁早还是关门算了。

五、产业升级需要给予工人足够的回报

随着我国制造业的高端化,产业升级是大势所趋。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得不到解决,那就只能使用更多的自动化设备,可设备的维修保养和操作还是需要高端技术工人,这就又让技术工人的需求提高了。

一个优秀的高级技工不论是对行业,还是对社会来说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据不完全统计,国内高级技工人员缺口达到了多万。毕业生找工作的问题屡屡刷屏,可技校却无人问津。说明技术人员待遇还是不够,还说明职业成就感也不尽人意。

去年中国青年报,向全国各地2万多名职业学校的学生,发放了调查问卷,结果呢,有60%以上的学生明确表示不愿意去工厂工地等一线岗位,这份调查面对的是职业学院的学生,如果问卷对象改为本科毕业生,那么情况可能就更糟糕了。

在大国工匠节目中有个例子,蛟龙号的组装工人顾秋亮,奖状拿到手软,多次被评为模范标兵。但他的生活却十分拮据,至今蜗居在30平的房子里,与他显赫的声名并不匹配。如果企业真的有需求,就应该给出足够的物质回报和精神回报,而不是质问年轻人为什么不愿意进厂。

结语

中国制造业正在向高端产业链迈进,但是产业越是高端,对低端劳动力的需求就越低。所以在未来,中国的制造业并不需要那么多低端的制造业工人。那年轻人就业的问题该怎么解决呢?

现在的问题是年轻人工作四五年之后不能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因为社会财富的增长和年轻的劳动者关系不大,巨大的蛋糕却没有一份是分给他们的。很多专家建议要大力的发展职业技能培训,来增加职业技术工人,其实这些建议我们也能想到。企业招不到人,道理也很简单,就是你给的条件还是不够。企业必须给劳动者提供对应的回报,提高技术工人的社会荣誉感,人们才会更积极的参与制造业。所谓高薪酬,才配拥有高技能。关于年轻人抗拒进厂你怎么看?我们评论区聊一下。

参考:

人民日报《为什么年轻人不愿意走进工厂?》

《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中国新闻网微博国证大数据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2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