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机械保养 >> 机械保养市场 >> 正文 >> 正文

食品企业管理体系范本通用版

来源:机械保养 时间:2023/5/21

质量管理手册目录

章节目录

0.1前言

0.2××××××有限公司(文件)

1.0质量管理职责

1.1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1.2组织机构图

1.3管理职责

1.4岗位职责

1.5不合格品管理制度

1.6消费者投诉处理制度

1.7食品安全事故紧急预案

1.8产品召回管理制度

2.0生产资源的提供

2.1工作制度

2.2安全管理制度

2.3卫生管理制度

2.4生产设备管理制度

2.5人员培训管理制度

2.6工作人员健康检查制度和健康档案制度

2.7关键岗位质量考核办法

3.0文件管理制度

4.0采购管理制度

5.0过程质量管理

5.1生产过程质量管理制度

5.2包装、储存、运输、卫生的控制

5.3有害物资的控制

5.4产品防护规定

5.5包装车间管理制度

5.6仓库管理制度

5.7设备工具清洗消毒管理制度

6.0生产技术规范

7.0设备操作规程

8.0产品质量检验

8.1检测设备管理制度

8.2化验室管理制度

8.3产品质量检验制度

8.4出厂检验记录制度

9.0检验规范

9.1检验设备操作规程

0.1前言

根据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关于食品生产管理的有关要求而制定本手册,本手册是在《食品生产许可证工作实施指南》的基础上根据企业整合型管理体系的有关内容规定,并结合企业的实际进行制定的。

本手册对企业的全过程质量管理监控生产管理等内容作出了规定,通过本手册的实施,使本公司产品质量得以有效控制。

××××××有限公司文件

××字〔〕1号

发布令

《质量手册》是依据ISO:版标准,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编制的。它阐明了本公司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描述了质量管理的范围、过程顺序和实施的基本准则。是确保公司质量管理有效运行的纲领性文件,现予以发布,要求公司的全体员工务必遵照执行。《质量手册》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食品有限公司

二0一五年八月十日

抄送:公司各部门

××××××有限公司(办公室)年8月10日印发

××××××有限公司文件

××字〔〕2号

任命书

公司各部门:

为了贯彻执行GB/T1-idtISO:《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加强对质量管理体系运作的领导,特任命×××为我公司管理者代表。

管理者代表的职责是:

1、确保质量管理体系得以建立、实施和保持;

2、向最高管理者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业绩,包括改进的要求;

3、确保在整个组织内提高满足顾客要求意识的形成;

4、就质量管理体系有关事宜的外部联络;

5、组织内部质量审核,任命内审小组长。

望公司有关人员服从协调,共同履行质量职能,以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此令自签发之日起生效。

××××××有限公司

二0一五年八月十日

抄送:公司各部门

××××××有限公司(办公室)年8月10日印发

××××××有限公司文件

××字〔〕3号

关于成立质量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的通知

本公司各部门:

为了进一步规范本公司生产行为,加强内部质量管理,持续稳定地提高产品质量,确保生产优质产品,满足市场需求,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并保障企业安全生产,经公司研究决定成立本公司质量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组长为质量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带领本公司职工,按照《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GB)组织生产,将《质量手册》的各项要求落实在生产过程中,确保生产、销售的产品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副组长协助组长做好质量安全生产工作,抓好内部质量管理,在组长不在时,代理组长行使管理权。

小组成员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部门质量安全生产工作,协同做好全厂的质量安全。

××××××有限公司

二0一五年八月十日

抄送:公司各部门

××××××有限公司(办公室)年8月10日印发

××××××有限公司文件

××字〔〕4号

关于产品质量公正性申明

××××××有限公司全体员工:

为了切实履行生产企业法人是食品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质量责任义务,确实保障本公司生产产品的质量,同时,接受全公司职工的监督,对本公司产品质量检验公正性申明如下:

检验室应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绳,严格执行《质量手册》中的相关要求,认真履行检验人员的工作职责。

本公司从经理、质量管理人员均不得干扰检验人员的正常工作,不得干扰检验人员出具产品质量检验结论。

检验人员必须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对待检验工作,严格按照检验规程要求进行检验,确保检验数据科学、准确、公正,坚持正义,保证检验结论不受任何行政干预。

××××××有限公司

二0一五年八月十日

抄送:公司各部门

××××××有限公司(办公室)年8月10日印发

1.0质量管理职责

1.1质量方针和质量安全目标

1.1.1质量方针

以质量安全为企业根本,

以顾客满意为追求目标,

1.1.2质量安全目标

成品一次抽验合格率达98%

设备检修及时率90%

上级部门质量检验合格率为%

卫生检查平均得分率达80分

计量设备周期检定率%

成品批次检验率%

采购计划完成及时率90%

1.0质量管理职责

1.2组织机构图

总经理/法人化验室仓储部生产车间生产部办公室法人财务部质检部供销部管代/质量安全负责人1.0质量管理职责

1.3管理职责

1.3.1生产部管理职责

1.3.1.1负责对生产计划、生产过程、包括不合格品和安全生产的管理。

1.3.1.2负责编制生产计划,生产计划实施及生产进度的控制。

1.3.1.3负责组织生产分析,审核生产报表。

1.3..1.4负责掌握公司的生产状况,及时向经理反应生产情况和存在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

1.3.1.5负责领导生产车间展开增产节约,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浪费,执行质量方针和完成质量目标。

1.3.1.6负责组织岗位培训和生产技能培训。

1.3.1.7负责车间内的设备维护和保养工作。

1.3.1.8负责生产现场不合格材料、半成品、不合格品的标识和处理工作。1.3.1.9负责及时报告生产情况和生产进度,协助实现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1.3.2质检部管理职责

1.3.2.1负责作业指导书、检验文件的编制和修改工作。

1.3.2.2负责进货、过程、产品最终的检验和试验。

1.3.2.3负责制定相应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及改进,并进行跟踪验证。

1.3.2.4协调对全体员进行质量教育,质检人员进行岗位技术培训。

1.3.2.5负责组织公司各部门对数据进行分析及实施质量改进工作。

1.0质量管理职责

1.3.2.6负责对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标准,并对偏标状态的测量设备跟踪处理。

1.3.2.7负责组织不合格品的鉴别、标识和处理。

1.3.3办公室管理职责

1.3.3.1负责相关信息的传递与处理内部沟通活动。

1.3.3.2负责相关文件的发放、回放、更改、销毁和监督执行工作,定期对现存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评审工作。

1.3.3.3负责组织各部门编写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第三层文件的工作,工艺文件的编写及控制。

1.3.3.4负责公司记录试样的归口管理。

1.3.3.5负责编制管理评审计划及评审前的准备工作,负责管理评审会议记录及管理、评审报告的编制。

1.3.3.6负责编制内审计划、内审报告及对不合格项的纠正措施跟踪验证工作。

1.3.3.7负责建立培训档案,并保存培训记录存档工作。

1.3.3.8负责财务工作及财务档案归档

1.3.4财务部管理职责

1.3.4.1负责年度预算.决算.出纳工作,正确使用合计部目,审核会计凭证。

1.3.4.2参与工厂的资源共享决策和长期发展规划的制定。

1.0质量管理职责

1.3.4.3分析和评价工厂人力.物力.财力的利用,提出整改意见和措施。

1.3.4.4负责控制质量成本和降低生产与经营成本,审核监督资金运行及经营效益。

1.3.4.5负责管理财务档案,及时记好帐.结好帐.报好帐。

1.3.4.6负责按期编制财务会计报表,并定期.不定期提交财务报告。

1.3.5供销部管理职责

1.3.5.1负责对销售合同的全面管理、监察、跟踪。

1.3.5.2负责组织和主持合同监控,并编制合同评审报告。

1.3.5.3负责对仓库进行管理监控,按仓库规定做好产品防护的控制工作。

1.3.5.4负责产品售后的质量信息反馈及处理工作,收集市场信息及时总结客户对产品质量的意见和要求,及时向最高管理者报告。

1.3.5.5负责顾客满意度的测量、收集和汇总工作,对顾客不满意的事项,要求相关部门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

1.3.5.6负责编制采购计划、安排、组织采购工作。

1.3.5.7负责对供方的选择、评价和重新评价、跟踪、监控建立合格供方一览表。

1.3.5.8负责采购物质、仓库物品的质量。

1.3.5.9负责供方及顾客外来文件的控制。

1.0质量管理职责

1.3.6仓库管理职责

1.3.6.1对仓库物资作必要保护,防止物资损坏变质。

1.3.6.2负责仓库物资的标识和摆放。

1.3.6.3负责仓库物资的入库、出库管理,保持帐、物一致。

1.3.6.4负责仓库物资定期质量检查工作。

1.3.6.5负责仓库工作环境的控制。

1.3.7生产车间管理职责

1.3.7.1负责车间生产过程的控制,确保在受控状态下进行

1.3.7.2按照公司的要求制定本车间生产计划并组织落实

1.3.7.3严格工艺管理,保证工艺文件的贯彻执行

1.3.7.4加强设备维护保养和管理工作,提高设备完好率、运转率

1.3.7.5加强生产现场卫生质量管理和劳动纪律管理,确保安全生产

1.3.7.6负责本车间计量器具、文件和资料、记录的管理

1.3.7.7按规定做好产品标识和检验、试验状态标识

1.3.7.8负责协助质检部对本车间产品的过程检验和试验

1.3.7.9负责本车间不合格品的标识和隔离,按评审的规定处置不合格品;

1.3.7.10负责制定和实施与本部门有关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1.3.7.11负责生产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

1.3.7.12解决质量体系运行中存在的问题,确保体系在本车间有效运行。

1.0质量管理职责

1.3.8包装车间管理职责

1.3.8.1负责对成熟产品的包装。

1.3.8.2严格执行包装卫生规范要求,对产品包装过程控制负责。

1.3.8.3负责对包装设备.设施的使用与维护,包装环境的管理。

1.0质量管理职责

1.4岗位职责

1.4.1总经理的管理职责

1.4.1.1负责组织全体员工传达满足顾客要求及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

1.4.1.2负责制定颁布质量方针、质量目标,批准质量手则。

1.4.1.3任命管理者代表和管理人员。

1.4.1.4负责主持管理评审,批准重大的质量改进措施和重大事务决策。

1.4.1.5确定组织结构,规定与质量有关人员的职责,权限和互相关系。

1.4.1.6负责提供和调节资源。

1.4.1.7负责公司的经营宗旨和方向及市场的开拓。

1.4.1.8负责对市场调研分析预测。

1.4.1.9全面负责公司各部门的运作情况及质量职责实施。

1.4.1.10负责采购合同、销售合同的批准和签订工作。

1.4.1.11负责领导技术人员对新产品的开发和研究。

1.4.1.12针对工艺不合格或产品不合格所采取措施有审批权。

1.4.1.13对产品监视与测量的控制以及监视测量装置的控制负领导责任。

1.4.1.14对纠错和预防措施的控制负领导责任

1.4.2管理者代表质量职责

1.4.2.1总经理指定管理者代表

1.0质量管理职责

1.4.2.2管理者代表有以下职责行和权限

a)确保质量管理体系中所需的过程得到建立、实施和保持

b)向总经理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业绩和任何改进的需求

c)确保在整个组织内提高满足对顾客要求的意识

d)负责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事宜的外部联络

1.4.3办公室主任岗位职责

1.4.3.1贯彻企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1.4.3.2负责企业文件和档案管理工作;

1.4.3.3负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建立企业人员档案;

1.4.3.4负责制定职工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建立培训档案。

1.4.4生产部主任岗位职责

1.4.4.1负责编制生产计划,负责工艺流程,操作规程等技术文件更改等工作。

1.4.4.2负责制定,认真做好质量管理控制点、特殊工序、关键过程工序质量控制点及特殊工序。作业文件的控制。

1.4.4.3负责工序管理,生产过程环境管理

1.4.4.4负责实施生产过程中的产品标识及管理。

1.4.4.5负责周转材料(原辅料,包装物料)的管理

1.0质量管理职责

1.4.4.6严格执行各项标准、规范、严格遵守工艺纪律。严格质量考核。

1.4.4.7参与不合格品的评审。

1.4.4.8负责设备维修和保养,保证生产设备处于良好的状态。

1.4.4.9负责生产设备的安装、调试、验收和标识。

1.4.5车间主任岗位职责

1.4.5.1努力学习知识,提高业务水平,掌握岗位技能;

1.4.5.2负责按计划要求组织生产。

1.4.5.3负责车间现场环境和卫生管理。

1.4.5.4负责对车间相关人员进行管理。

1.4.6财务部主任岗位职责

1.4.6.1负责公司财务管理工作、

1.4.6.2负责成本核算;

1.4.6.3负责统计、预决算等工作.

1.4.7供销部主任岗位职责

1.4.7.1负责组织对供方的选择和评定,建立合格供方档案和名录;

1.4.7.2负责企业所需原材料,设备的采购计划工作。

1.0质量管理职责

1.4.7.3负责原辅材料,设备的采购计划工作。

1.4.7.4负责处理售后服务工作,

1.4.7.5负责仓库管理的领导工作。

1.4.8质检部主任岗位职责

1.4.8.1组织建立符合《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试行条例》的质量安全体系,确保质量安全体系的有效运行;

1.4.8.2负责向总经理汇报质量安全体系运行情况;

1.4.8.3负责就本公司的质量安全体系有关事宜与外部各方的联络工作

1.4.8.4负责批准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

1.4.9作业人员质量职责

1.4.9.1按照生产指令单、作业指导书、设备操作规范进行生产作业;

1.4.9.2作业过程要自觉维护产品品质,做到每批产品均通过自检,发现质量问题要主动向检验员汇报;

1.4.9.3自觉维护环境卫生,按时对责任区进行清扫,随时使用设备、工模器具、工作台、地板、门窗等保持洁净;

1.4.9.4对产品其它物品按相关要求进行标识存放、移转,对标识的维护;

1.4.9.5承担本人生产的产品质量责任对不合格品及时进行返工处理。

1.0质量管理职责

1.4.10车间质检人员质量职责

1.4.10.1负责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检验;

1.4.10.2对原物料、半成品、成品质量状态进行标识;

1.4.10.3参与制程质量管制进行制程巡回检验及对不合格品进行评审处理;

1.4.10.4跟踪不合格品处理结果,把好质量关,不允许不合格品流入次一工序及进入成品仓。

1.4.11检验人员的工作职责

1.4.11.1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坚守工作岗位,努力完成各项任务。

1.4.11.2负责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保养、登记管理。

1.4.11.3严格按标准和《检验操作规程》对产品进行质量检验。

1.4.11.4做好检测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抽取样品、样品处理、仪器设备的检查等。

1.4.11.5认真做好各项检验工作,并做好原始记录,严格按照误差理论的有关规定进行数据处理,对检验数据的准确性负责。

1.4.11.6检验工作完成后,应认真填写《设备使用记录》和相关报告,同时做好实验室的清洁卫生工作。

1.0质量管理职责

1.5不合格品制度

本规定中不合格品是按照相关质量标准检验,不符合规定指标的被检物。

1.5.1原材料(含包装物)不合格时,不办理入库手续,不得与合格原材料混存,不准发给生产车间使用,应立即通知购销部退货。若采取技术措施可以使用或代用的不合格原材料(含包装物),作为让步接受时,需由质检部同意,并报总经理批准。

1.5.2生产中不合格半成品不准进入下道工序,由车间提出相应整改意见(报告),经主管质量的领导(质检部)批准改进,再次复检合格后,才能进入下道工序,无法返工的半成品,做报废处理。

1.5.3产品不合格,不准出库销售。不合格产品由质检部确认,并根据相关资料,找出不合格原因,采取措施,防止再次发生。

1.5.4客户或消费者发现不合格品时,经确认后,给以调换或退货处理,其不合格品追溯原因,找出责任人。召开中层以上干部会议讨论对产品的处理及需采取的纠正预防措施。

1.5.5对经检验不合格的原辅材料.包装材料.中间体.成品,由有关仓库和生产车间按产品标识规定进行标识和隔离。

1.5.6不合格品的评审:责任部门根据《不合格品评审处置单》组织相关人员对不合格品的事实描述进行评审,提出该项不合格品的处置方式,报公司质量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1.0质量管理职责

1.5.7不合格品的处置:对于数量达不到合同要求时,应按合同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对品质达不到相关标准要求的根据化验结果,应作出退货处理。

1.5.8对于采购中的不合格品,原则上应作退货处理如因特殊原因,需要使用时,且不影响质量的安全,稳定运行,经公司负责人批准后让步接收,并作记录。

1.5.9不合格品的记录:《不合格品评审处置单》

1.0质量管理职责

1.6消费者投诉处理制度

为了构筑入市产品质量安全防线,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及时公正处理消费者投诉,特制定投诉处理制度。1.6.1本企业设立投诉处,在市消费者协会指导下开展工作。具体工作由本企业质检员负责承担。1.6.2质检员负责消费者投诉接待、记录、调查、处理、反馈等投诉事宜。1.6.3要认真作好投诉记录,并开展调查工作,及时向主管领导汇报情况,主动处理投诉事件。1.6.4对于消费者投诉应登记投诉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单位名称、联系方式、投诉事件等一切与投诉事件有关的资料。1.6.5对于投诉事件,质检员能自行处理的,要及时处理并予以答复,不能处理的,要及时向主管领导请示,在做出处理意见后再作处理。1.6.6对投诉者的书面答复应载明下列事项:1.6.6.1被投诉事由;1.6.6.2调查核实过程;1.6.6.3基本事由及证据;1.6.6.4责任及处理意见。1.6.7消费者投诉处理情况要定期向工商、质检部门报告。1.6.8消费者直接投诉到市消费者协会的,质检员应积极配合市消协妥善处理,不留后患。

1.0质量管理职责

1.6.9搞好投诉处理的善后工作,公司每次的投诉记录,交办公室存档。投诉内容分类整理,定期分析,对带倾向性的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措施,提高服务质量。

1.0质量管理职责

1.7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1.7.1总体要求

为最大限度减少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及其危害程度,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及企业的稳定,本公司将在各级职能部门及地方政府的领导下,按照“有效预防、积极应对、及时控制”的工作思路,以“以人为本,快速反应”为原则做好本公司的应急工作。

1.7.2事故分级

一级安全事故

流入市场的产品农残超标,产品失去食用价值。

二级安全事故

流入市场的产品中重金属超标等方面的问题。

三级安全事故

流入市场的产品中除上述几项标准外的其它指标达不到国标要求造成食用价值下降。

四级安全事故

未流入市场的产品在本公司化验室检验中发现上述问题。

1.7.3事故报告

对于一级事故本公司相关人员在1小时内将事故上报地方质检部门;对于二、三、四级事故本公司相关人员在1小时内将事故上报本公司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小组。

1.0质量管理职责

1.7.4报告内容

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产品名称、数量、批次、流向、危害程度、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控制情况、发展、报告人的姓名及联系方式。

1.7.5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机构

本公司成立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1.7.6应急处置程序

1)一级事故1小时内由总经理上报给相关职能部门及地方政府;二、三、四级上报本公司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小组。

2)取样

对于一级事故由本公司质检员会同相关职能部门现场取样;二、三、四级事故由本公司质检员会同相关人员现场取样。

3)产品召回

由总经理指定相关人员将产品清点后单独存放,直到找出原因后再作相应的处理。

4)分析原因:对于一级事故由质量负责人会同本公司销售、生产、质检等部门注入调查,24小时找出原因并上报,由总经理上报给相关部门;对于二、三、四级事故48小时内找出原因上报总经理。

1.0质量管理职责

5)妥善处理后续事宜

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分清责任,根据事实与客户协商损失。

1.7.7后期处理

1)责任追究

对事故产生的相关责任人给予相应的处罚。

2)总结教训

对于事故的产生要做深刻的检查,认真反省,总结教训,制定措施,查漏补缺,警钟长鸣。

本预案自制定之日起执行。

1.0质量管理制度

1.8产品召回管理制度

1.8.1目的:建立企业产品的收回程序,保证企业的产品在发现存在可能危及或伤害客户健康是及时收回。

1.8.2使用范围:本企业生产的存在质量问题的产品。

1.8.3职责:

1.8.3.1质检部负责调查发现有质量问题的产品。

1.8.3.2供销部门负责实施产品的召回。

1.8.4召回程序:

1.8.4.1发现或有证据表明某批次的产品存在质量问题时应迅速采取措施召回。

1.8.4.2产品召回工作由品研部门通知销售部门实施。

1.8.4.3根据产品存在的质量问题的情况,分为一般情况召回和紧急情况召回。

1.8.5召回过程:

1.8.5.1一般情况召回:当发现某批次产品存在的质量问题可能影响企业形象或可能伤害用户时(如发错产品),可采取一般召回。由质检部负责人填写“产品回收通知单”,销售部门负责人接到此单后,立即通知销售人员急性回收。

1.0质量管理制度

1.8.5.2紧急情况召回:当发现某批次的产品存在的质量问题可能严重伤害用户健康时(如产品卫生指标超标、过期、有异位等),可采取紧急情况召回。企业应立即成立由企业领导和各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工作小组,全程负责产品召回工作。

1.8.6召回产品的处理:

1.8.6.1一般不合格品指的是尚能食用,需回机处理的经检验合格后再销售。

1.8.6.2严重不合格品必须销毁。由企业领导、质量监督部门负责人、实施人员等参与。

1.8.6.3本企业要指定专人认真做好产品召回的全过程记录。

1.8.6.4在日常销售工作中,每个销售人员都要做好产品的销售记录,一旦发现问题,能够保证所售出的产品都能及时迅速被召回。

销售信息的内容包括:产品名称、规格型号、质量等级、生产日期、批次、班别、销售地点、电话、联系人等。

2.0生产资源提供

2.1工作制度

2.1.1热爱社会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1.2热爱公司,树立“厂兴我荣,厂衰我耻”的观念。

2.1.3自觉遵守厂纪厂规,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2.1.4对待客户诚实守信.热情周到,自觉维护公司形象和荣誉。

2.1.5局部服从大局,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一级对一级负责。

2.1.6遵守社会公德,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爱护公物。

2.1.7团结友爱,关心同事,不做损公利己.损人利己等侵犯公司他人利益的事,如有违犯,作自动清退处理。

2.1.8按时上下班,不得随便迟到.早退.中途离岗.脱岗及旷工,因病因事请假写假条,由车间或科室负责人签字后交办公室登记。迟到.早退.中途离岗.脱岗1次,罚款5元,旷工一次扣发当月工资20元。

2.1.9严格遵守公司的卫生条例,讲究卫生,着装整洁,公司内严禁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不经车间负责人同意,禁止随意进入车间,经同意进入车间时必须严格按公司规定着装,车间内禁止吸烟.吃食物,违者罚款5元,违三次者,作清退处理。

2.1.10努力学习,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努力完成本职工作,对公司的各项管理工作提出合理建议。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对公司各科室(车间).各岗位施行监督。

2.0生产资源提供

2.2安全管理制度

2.2.1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必须对安全生产负全面责任,企业法人代表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

2.2.2坚持“五同时”即:计划.布置.检查.总查.评比生产工作的时候,同时进行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安全生产纳入干部考核范围,与工资.奖金持钩。

2.2.3车间负责人针对车间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计划上交公司办公室,由办公室审批后,车间负责落实,开展自纠自查,发现可能的事故隐患,防患于未然,确保安全生产,对职工进行机械设备正确使用的培训,禁止盲目操作。

2.2.4公司内成立安全生产监督小组,定期对所有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管理和监督检查,并且对职工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即:入公司安全教育.车间安全教育.岗位安全教育。

2.2.5公司办化验室指定专人定期对公司内建筑.电器装置等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通知车间,马上解决,杜绝设备带病运转,超负荷运行,在隐患未解决前,禁止车间开工生产。

2.2.6各科室.车间下班前要注意关好门窗,做到人走火熄.灯灭.电源断开,杜绝火灾.盗窃的隐患,门卫忠于职守,加强内保,做好防火防盗工作。

2.0生产资源提供

2.3卫生管理制度

2.3.1配备经培训合格的专职卫生管理人员,按规定的权限和责任负责监督全体员工执行本公司的各项卫生规定,并填写《卫生情况检查表》。

2.3.2环境卫生管理

2.3.2.1保持厂区、场地、工用具的清洁卫生,物品摆放整齐,垃圾集中及时清理,车间内无蜘蛛网和积水,定期消毒。

2.3.2.2每位员工均有义务保持环境清洁卫生,不得烂扔杂物。发现垃圾及时清扫。

2.3.2.3厂区及厂周围定期进行除虫灭害工作,防止害虫孳生;生产车间除虫灭害工作不能在生产过程中进行,各种原辅料、半成品、成品必须予以保护,以免被药物污染。

2.3.3生产过程卫生管理

2.3.3.1加工人员及有关管理人员均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严禁带病进行生产区域。

2.3.3.2非工作人员未经许可不得进入生产加工车间。

2.3.3.3厂房.设备.排水系统和其他机械设施,必须保持良好状态,经常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检修。车间内应无明显水汽,无积水。

2.3.3.4生产设备.工作器具.操作台使用前后均用应清洗,必要时进行消毒。用洗涤剂或消毒剂处理后,必须再用饮用水彻底冲洗干净,除出残留物后,方可接触食品。加工场地的地面.墙壁.排水沟,班后进行清洗、

2.0生产资源提供

消毒。对更衣室.厕所.淋浴室.工间休息室等公共场所,应经常清扫.清洗.消毒,保持清洁。

2.3.3.5加工车间的废弃物必须随时清除,并集中及时清理出公司。废弃物容器和废弃物存放场地应及时清洗.消毒。

2.3.4原辅料卫生管理

2.3.4.1原材料、成品、半成品必须严格分开存放。

2.3.4.2定期对全厂职工进行“食品安全法”.本规定及其他有关卫生规定的宣传教育,做到教育有计划,考核有标准,卫生培训制度化和规范化。

2.4生产设备管理制度

2.4.1企业所有生产设备由车间负责管理,并列入生产设备台账。

2.4.2制订年度设备检修计划和设备操作规程。并严格实施和监督。设备检修完毕后须做好相应记录。

2.4.3各设备操作人员每天下班后对生产设备加以清理,设备维修人员应按规定对设备进行保养。

2.4.4能正常使用的设备不作标记,“报废”“待修”“封存”的设备应作标记

2.4.5设备进行定期清理及维护保养的有关规定

2.4.7定期清理工作由各操作人员下班后对生产设备加以清理和维护保养。

2.0生产资源提供

2.4.8设备的清理和维护保养具体要求:

2.4.8.1清理工作为:操作工人着重做好日常维护和日常设备点检工作,认真检查设备,擦净设备部位,做好润滑工作,使设备经常保持清洁、整齐、润滑、安全。

2.4.8.2维护工作为:对设备进行部件解体和检查,疏通管路,检查添加润滑油。调整设备部分的配合间隙,更换和修复磨损件,检查和调整设备主要紧度,使用局部恢复设备对全部润滑系统清洗换油。电器系统检查修理,保养合格,并达到完好设备标准。

2.5人员培训管理制度

2.5.1企业从事质量活动的相关人员的任职能力要求进行了规定,只有经培训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

2.5.2企业在确保岗位被选人员的资质时,应从受教育程序等,结合企业现状考虑,确保被选人员能胜任该项质量工作。

2.5.3新招员工必须身体健康,体检合格,上岗前必须学习“食品安全法”相关内容,经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

2.5.4质量管理技术人员应按培训计划对员工进行培训,讲解生产技术知识及相关的质量管理知识等,

2.5.5培训工作要有实施记录,必要时进行培训效果的评估。

2.5.6培训工作归口于办公室管理

2.0生产资源提供

2.6工作人员健康检查制度和健康档案制度

2.6.1工作人员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规定,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必要时接受临时检查。

2.6.2新参加或临时参加工作的人员,应经健康检查,取得健康合格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

2.6.3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疾病(包括病原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疾病的,不得从事接本企业食品生产的工作。

2.6.4凡检出患有以上“五病”者,要立即调离原岗位,禁忌症患者及时调利率%。

2.6.5工作人员有发热、腹泻、皮肤伤口或感染、咽部炎症有碍食品卫生病症的,应立即脱离工作岗位,待查明原因、排除有碍食品卫生的病症或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岗。

2.6.6工作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并且做到:

2.6.6.1工作前、处理食品原料后、便后用肥皂及流动清水洗手;接触直接入中食品之前应冼手消毒;2.6.6.2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并把头发置于帽内;2.6.6.3不得留长指甲、涂指甲油、戴戒指加工食品。2.6.6.4不得在食品加工场所内吸烟。

2.6.7建立工作人员健康档案,及时将工作人员健康情况记录。办公室负责保存并随时更新。保存期不得少于两年。

2.0生产资源提供

2.7关键岗位质量考核办法

为保证产品质量,特制定本考核办法。

上岗员工有下列情况者,每次罚款5元:

上班未走人流通道和未按规定洗手者;

上班未按规定穿戴工作衣帽者及去卫生间未脱去工作服者;

在工作场所吃东西、吸烟、随地吐痰、乱丢杂物者;

上班时间私自回宿舍和非上班时间未经批准擅自进入车间者;

擅自脱岗和串岗者;

未按规定填写工作记录着。

本条由生产部考核。

未按作业指导书操作,但尚未造成质量后果者每次罚款10元;未按作业指导书操作,造成质量问题较轻或可采取措施纠正的,每次罚款20元;未按作业指导书操作,造成质量后果者罚款~元,并调离工作岗位直至下岗或除名。

本条由质检部考核。

3.0文件管理制度

3.1目的:对与质量管理有关的文件进行管理,确保各相关部门使用有效的文件。

3.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质量管理有关的文件执行控制,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外来文件。

3.3职责:质量负责人负责技术性文件的编制,更改和批准发放控制。

3.4外来文件的管理:办公室负责识别与本公司有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外来文件,并验证外来文件的有效性,并发放到相关人员处。

3.5文件的审批:技术性文件由质量负责人审核,总经理负责人批准

3.6文件的发放:技术文件发放按总经理批准的文件范围要求发放,技术性文件由办公室负责发放,文件领用人在“文件发放/回收/销毁/保留登记表”上签名,文件发放前应对发放的文件做好“受控”“非受控”标识,并注明相应的分发号并归档。

3.7回收作废的旧技术文件:新的技术性文件发放后,旧的版本作废,回收工作由办公室负责。及时修订工作文件。

4.0采购管理制度

4.1采购管理制度

4.1.1供销部应对供方进行调查,对其生产经营、产品质量、交货期及服务配合等方面进行调查了解,合格后方可经总经理批准列入合格供方名录。

4.1.2对于外包厂、外协厂或提供服务的单位亦应进行调查,合格后列入合格供方名录,作为供方进行控制。

4.1.3每年应对供方进行复评,并依评价情况更新合格供方名录。

4.1.4采购前供销部应制定采购计划经总经理批准后方可进行采购;

4.1.5采购原辅料、包装物料必须达到GB-《食品企业通用性规范》的标准。

4.1.6对提供食品直接接触包装材料、消毒剂等辅材料的厂家,应提供营业执照、产品检测证明。

4.1.7质检部进料检验员按《检验标准》严格审查原辅料、包装物料产品是否合格,提供证明文件是否齐全,并填写进料检验报告,合格后办理入库手续;

4.1.8采购的原辅料,包装材料等不宜太多(最多使用一年),使用期限不能太长。

4.2原、辅材料采购程序

4.2.1目的:为了规范采购作业流程,贯彻执行《采购验收管理制度》,明确采购及验收人员的工作职责,规范采购验收人员工作程序,贯彻执行公司《采购管理制度》,特制定操作规程。

4.0采购管理制度

4.2.2采购及验收人员要求:

1、生产部每月向采购部上报采购计划,并于每周五将下周采购清单报采购部。

2、采购主管部门在采购各种食品原、辅料前应掌握其基本市场信息,做到品种、规格、市价等情况心中有数。

3、验收人员(指量检员、质检员)应当严格按照实际数量或实际质量要求对采购的原辅材料进行验收,不合格的验收不通过,缺斤少量按实际数量填报验收单或入库。

4.2.3采购规程

1、原辅材料的采购流程在依据“一般性物资采购”流程的基础上,可简化部分程序,但采购前的市场调查、申购、审批、审核、核销程序不得简化(零星原辅材料的采购可为口头申购)。

2、采购部门每周必须定期做出不低于一次的各类原辅材料的市场调研,每周二前向公司办公室递交本周调研内容及本周原辅材料的采购市价、下周市价趋势的市场信息,便于公司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预算方案。

3、与食品有关的原、辅材料的采购应向供货方索取《营业执照》、《检验检疫合格证》等有关证明;其它物资材料的采购也应当索取有关资质、资格证明,以确保所购物资材料符合国家有关的产品质量、卫生标准或规定。

4.0采购管理制度

4、采购的食品物资材料,应向供货方索取同批产品的检验合格证明,对于外地食品类产品还应当索取县级以上的食品监督机构出具的卫生检验合格证明。

5、采购部门向供货商索取的所有关于原辅材料的证明或文件,应当及时送交办公室备案。

6、采购的原辅材料原则上必须有发票,。其它无发票的材料必须经过总经理批准后方可报送财务部消账。

7、应当及时对每批(或每次)的采购过程如实填报《监控记录表》,当监控结果为“非正常受控”偏离关键限值(CL)时,应及时采取纠编行动来控制危害的发生,并按实际情况如实填报《纠编措施纪录》。

4.2.4验收规程

1、原辅材料到公司验收时必须有采购人员、质检员同时在场方可验收,指定的质检员在验收时不在时可让替补验收员验收,但必须有指定的两方人员验收。

2、验收时必须按照公正合理的原则进行,验收前的原辅材料由采购人员负责,验收后的原辅材料量质量由质检人员负责。

3、质检人员应按比例抽查原料的重量、标签、感观等是否符合要求,如以上三项符合要求,按抽样方法及数量抽取样品送化验室时行检验。

3、验收后的原辅材料,采购经办人、质检、化验员三方应当在验收签字认可。

4.0采购管理制度

4.3进货查验记录制度

为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保证食品质量安全,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障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4.3.1对于采购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应建立和保存进货查验记录,向供货者索取生产许可证复印件(指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取得许可的)和购进批次产品相适应的合格证明文件。

4.3.2对供货者无法提供有效合格证明文件的食品原料,企业应依照食品安全标准自行检验或委托检验,并保存检验记录。

4.3.3采购进口需法定检验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应当向供货者索取有效的检验检疫证明。

4.3.4生产加工食品所使用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品种与进货查验记录内容一致。

4.3.5建立和保存各种购进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贮存、保管、领用出库等记录。

4.3.6不使用回收食品作为食品原料生产加工食品。

5.0过程质量管理

5.1生产过程质量管理制度

5.1.1为规范生产全过程中各个环节,对影响产品质量的各个因素进行控制,确保产品质量满足规定的要求。

5.1.2职责:质量负责人负责生产控制的策划,确定以及提供适宜的检测设备,计量器具装置和相关人员岗位培训工作。车间负责提供适宜的生产设备和生产过程实施。

5.1.3生产过程质量管理:

5.1.3.1供方管理:应对供应商进行定期评价和管理,供应商应提供营业执照、QS证书(必要时)、产品质量检测证明,并对供方供货业绩进行评价。

5.1.3.2采购资料:供销部应按批准的采购计划进行采购,确保满足生产需求。

5.1.3.3车间管理:作业员应按作业指导书的要求进行操作,并保持质量记录。

5.1.3.4设备管理:生技部应按设备管理要求对设备进行管理,定期进行设备检验和清洗消毒。

5.1.3.5卫生管理:车间操作人员应按卫生管理制度要求,注意保持个人卫生,严格按各部门卫生管理制度要求进行日常卫生管理和清洗消毒作业,从业人员应进行定期体检,发现问题及时调离生产岗位。

5.1.3.6质量目标:各部门应按质量目标要求,积极进行生产和管理,应达到企业制定的质量目标。

5.0过程质量管理

5.1.3.7作业绩效:车间生产应及时达到目标控制值,如关键控制点控制应符合要求,生产量应满足生产计划的要求,各过程合格率应达到目标要求。

5.1.3.8计量管理:计量设备应按规定的校准周期进行校准。

5.1.3.9检验管理:应按检验文件要求进行过程和成品检验,

5.1.3.10仓库管理:原辅料仓库应按仓库管理要求进行操作,明确区域,做好出入库记录。

5.1.3.11文件管理:车间及其它作业现场应有最新版本的文件发放,办公室应及时识别和得到与本企业有关的国家标准、法律法规、行业标准等。

5.1.3.12记录管理:办公室应及时检查和对各部门的质量记录填写情况及归档情况进行检查和处理。

5.1.3.13环境管理:车间及厂区的环境应满足相关标准的要求,发现问题就及时整改。

5.1.3.14培训管理:严格按培训计划对各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5.1.4考核办法

5.1.4.1考核工作归口于办公室、质检部参与该项工作。

5.1.4.2考核时间采用定期检查,每月至少一次。

5.1.4.3考核内容:见前述要点。

5.1.4.4考核合格率:考核合格率达80%,未达目标时应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

5.0过程质量管理

5.2包装、储存、运输卫生的控制

5.2.1概述:对成品在包装、储存、运输各阶段进行卫生控制以防止成品包装产品破坏和变质并保证符合规定的要求。

5.2.2职责:由厂部对各阶段的卫生状况进行监督;包装卫生由检验人员主管负责,储存卫生由仓库主管负责;运输卫生由供销负责。

5.2.3包装要求:身体健康者才允许上岗;生产工人不允许串岗,遵守各工序的工艺操作规程;包装车间的卫生必须达到GB-《食品企业通用性规范》的标准。

5.2.4储存:产品在企业控制期间,应对产品采用适当的保管和防护措施,包括:储存仓库应达到GB-《食品企业通用性规范》的标准;定期检查和评价仓库及库存产品的卫生状况,储存不能超过规定的时间;成品按品种分别贮存,防止相互混杂,不合格品不准入库。

5.2.5运输要求:在产品搬运过程中,应采取适当的方法,以防止产品的损坏和变质,包括:搬运工具必须清洁卫生;轻拿轻放,发现破损立即拿出处理,箱内必须有防压防撞的间隔材料;运输时避免震荡压碎、日晒,严禁与有毒、有害、有腐蚀的物品同时装运。

5.3有害物质的控制

5.3.1概述:生产过程为保证车间及设施面必须使用的清洁剂,消毒剂等可能污染食品,为保证卫生安全对其储存使用必须处理受控制状态。

5.0过程质量管理

5.3.2职责:企业所使用的清洁剂,消毒剂选用和储存,由厂部按工艺要求确定,车间按操作堆积领用并负责监督。灭鼠、灭蝇等有害、有毒物品由办公室负责控制。

5.3.3要求: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严格按GB-《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执行,所有连接用的软管、容器必须使用无毒无害的材料制成(如食品及聚乙烯、不锈钢),使所有试(药)剂对接触物不产品不良影响。

5.3.4清洗剂、消毒剂、杀虫剂以及其有毒有害物质的控制:清洗剂、消毒剂、杀虫剂以及其有毒有害物质的控制均应有固定包装样,贮存于专门库房或柜橱内,加锁并由专人负责保管。使用时应由经过培训的人员按照使用方法进行,防止污染和人身中毒,

5.3.5清洁剂、消毒剂等低毒性物品使用严格按工艺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使用后应放于固定地方的固定容器内,清洗消毒物品应彻底冲洗以清除残留。

5.3.6杀虫剂、药剂等高毒性物品的使用:对于灭鼠、灭蝇等有较高毒性的物品应严格控制使用,总经理负责领用审批,保管员负责监督,车间负责发放,并做到有警示牌等提醒物,使用后余下的应及时退回。使用各类杀虫剂或其它药剂前,做好对人身、设备工具的污染的中毒的预防措施,用药后将所有设备、工具彻底清洗,消除污染。

5.0过程质量管理

5.4产品防护规定

5.4.1为防止产品在生产储运过程中产生污染,制定本防护规定。本规定由品研部负责监督执行。

5.4.2生产过程中原材料的防护:

5.4.2.1生产人员有权并有责任对可疑原材料拒绝使用。如:原材料包装破损或表面标志不明,有霉变或虫鼠害污染迹象,状态、气味、颜色、温度有异常,储存时间超过标准,已过保质期等。发现上述原材料必须立即隔离存放,退回库房,并不得在生产线上停留。

5.4.2.2所有原材料正常出库时,必须按“先进先出”的原则办理。

5.4.2.3生产线退回的剩余原材料,需对其进行二次标记、登记,单独存放。再次出库时必须优先使用。

5.4.2.4原材料要与半成品、成品分开存放。

5.4.3人员接触的防护:

5.4.3.1生产人员必须着工装上岗,不携带与生产无关的物品进入生产区。外来人员必须进入生产区时,必须有企业相关人员陪同,按照生产人员的要求进入。

5.4.3.2工装必须清洁,无污染。

5.4.3.3进入生产区的人员禁止吃东西,禁止吸烟,不得戴首饰。

5.4.3.4进入生产区的人员在开始进入前,每次离开又返回时,每次去卫生间以及手可能弄脏时,必须洗手;指甲干净并修剪适当;涂有护肤品时不能直接接触产品。

5.0过程质量管理

5.4.3.5进入生产区的人员必须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健康条件。

5.4.4车间环境、设备工具对产品的防护:

5.4.4.1生产区内保持墙壁、地面、天花板的清洁,无杂物和微生物污染现象。

5.5.4.2生产设备的零备件、附件不能放在地上,必须保持清洁,防止灰尘、粉尘等污染。

5.4.4.3生产区人员入口处设置工作鞋消毒池,防止鞋底带来的污染。

5.4.4.4货架必须清洁无污染,不能存放在室外。

5.4.4.5维修过的设备在生产前必须彻底清洗并灭菌消毒。

5.4.5贮运过程中的防护:

5.4.1所有产品应避免直接与地面接触。

5.4.5.1不允许任何人坐在或站在产品包装上。

5.4.5.2所有原料、半成品、成品暂存时需加防护,不得裸露存放。

5.4.5.3装卸时,防止产品破损。

5.4.5.4货架必须清洁卫生。

5.4.5.5从客户退回的产品必须特殊标记,单独(分开)存放,等待处理结果。为确保有质量问题的产品不再留入市场,销毁必须监控。

5.5包装车间管理制度

本细则规定了包装车间的包装分类.技术要求。适用于本公司包装车间的质量管理。

5.0过程质量管理

5.5.1包装材料技术要求:

5.5.1.1外观要求:产品包装所用的包装材料,要求符合包装材料卫生标准,按GB-88执行。要求字迹印刷清晰,无漏印.错印,袋子要求平整无褶皱.损伤.破漏。

5.5.1.2包装量要求:包装重量与包装说明上的重量一致,具体按照《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执行。

封口质量:要求封口平整、严实.整洁.无漏气.无褶皱

日期打印:要求印制清晰.整齐.醒目。日期标注顺序为年.月.日,日期准确无误。

外包装:包装标签技术要求:合格率要求达到95%。

产品包装标签要求符合GB-标准及相关规定。包装标签上的文字.图形.符号,要求清晰.简要.醒目。标注内容要完整,包括食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制造商相关信息.生产日期.保质期.质量等级.产品标准号等信息。

质检员应对成品进行抽查,抽查内容应包括:净含量、外形、口感、日期、封口。

5.6仓库管理制度

5.6.1原材料仓库应清洁,通风,各种原材料应分门别类、摆放有序;

5.6.2进出仓库的原材料要准确、及时登记,做到帐、物一致;

5.6.3原材料仓库应上锁有专人负责,不准闲人进入。

5.6.4成品库堆放的成品应隔离,堆放有序;

5.0过程质量管理

5.6.5成品仓库内各种规格的成品应分开、整齐摆放,禁止混放。

5.6.6生产出的成品应根据出厂先后摆放:做到先进先出,防止成品积压变质;

5.6.7对进出仓库的成品应有专门的出入库记录,有专人负责。

5.6.8下班后成品仓库应上锁,钥匙有专人负责。

5.6.9每天上班后对仓库进行全面检查,检查成品是否有异常迹象;

5.6.10仓库内照明良好。

5.6.11仓库内禁止饮食、吸烟;

5.6.12仓库应保持整洁,不准堆放无关物件;

5.6.13应定期对仓库进行卫生清扫。

5.7设备工具清洗消毒管理制度

为了保证各种设备达到无菌化,特制订以下设备消毒管理制度,望有关人员严格按规范操作。

5.7.1每15天对厂房、设备、仓库、各种管道进行全面检修、消毒,以保证生产线的正常工作。

5.7.2生产前应对生产车间的设备、工器具等进行清洗和消毒;

5.7.3个人工作服、工作帽、工作鞋靴要不定期清洗和消毒。

5.7.7所使用的各种消毒剂须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且清洁,消毒方法安全、卫生,各种消毒液配比要严格按规定操作。

5.7.8各种设备、工器具消毒处理后。

5.7.9认填如实的填写消毒记录。

6.0生产技术规范

6.1绿茶生产工艺流程图及关键控制点

鲜叶收购摊放▲“▲”为关键控制环节▲杀青摊凉揉捻初烘理条整形烘干筛选包装检验入库冷藏合格▲▲▲关键控制点技术参数:

1.鲜叶验收:鲜叶验收采取分等级原则,鲜叶要求:细嫩、匀整、新鲜、纯净。采摘标准为:特级为纯芽,一级为一芽一叶初展,二级为一芽一叶开展,三级为一芽二叶初展或开展,无雨水叶,老叶,对夹叶,鱼叶,紫色芽叶,病虫叶等,鲜叶及时分级薄摊,适当散失水分,便于杀青时保持色泽翠绿。

2.杀青:特级和一级茶杀青采用连续滚筒杀青机中进行,投叶前要调节好杀青机的倾斜角度,筒温-℃时投叶。保持杀青叶在秒内顺利出叶,火力均匀适中。杀青叶要边出叶边摊凉,迅速散失热量,杀青叶含水量以55-58%为适度,要求无红梗红叶,焦点泡点,叶色翠绿,香气芬芳、纯正。

6.0生产技术规范

3.揉捻:初揉:根据鲜叶的等级而确定揉捻时间和加压的程度。揉捻一般采用25-45型揉捻机,总的要求是既要成条,又不能断碎,要揉透而不重压,保持茶汁的适当溢出,揉捻时间为15-25分钟,掌握轻、重、轻的加压原则,逐步加压,防止加重压或一压到底。复揉时间10-15分钟,上机即可加轻压,然后加中压5-7分钟,下机前松压

4.焙干:采用烘笼或用烘焙机进行,烘焙温度为70-50℃,先高后低,烘焙时,堆茶不能过厚,温度不能过猛,否则,茶叶干看色泽发黄,叶底颜色不一。烘焙时间一般为40-60分钟,中间翻动3-5次,至茶叶含水量达5%以下为宜。

5.拣剔、封包、冷藏:茶叶干燥后,经过认真地拣选,去除杂物,进行分级包装入库,放入冷冻保鲜库贮存。

6.0生产技术规范

6.2红茶生产工艺流程图及关键控制点

▲:原辅料应符合相关的工艺和标准要求,农药残留量及重金属应符合相关规定,不含任何杂质和添加剂;建立相关的采购档案,使原料来源有可追溯性。

原料▲  

萎凋

揉捻

▲:将温度控制在30-35度,湿度:60%-64%发酵

▲:烘干时以烘出茶叶的干燥程度(即含水率要求)选择摊叶厚度和全程烘茶时间,以薄摊快速为好。烘三青时温度应控制在90℃左右,铺叶厚度与机械转速结合,使茶叶含水量降到25%左右。烘干▲  

精选

检验分级

合格品

不合格品

按不合格处理包装

“▲”为关键控制点

7.0设备操作规程

7.1杀青机的操作规程

7.1.1接通电源,使用机器,等一切正常后,点火升温,升温时使滚筒运转,否则易变形,影响作业。

7.1.2杀青投叶前,应掌握温度情况,当温度达到理想杀青温度时(桶温-℃,出叶口温度80-℃),方可投叶杀青。

7.1.3杀青作业时,应根据温度高低,随时掌握投叶量,力求均匀一致。

7.1.4每批鲜叶杀青完成后,约一分钟左右,操作者脚踏机架出叶端,使滚筒向出叶口倾斜,快速排出滚筒内杀青叶,保证茶叶完好无损。

7.1.5杀青叶经冷风吹散迅速薄摊冷却,摊凉厚度为2-3cm。

7.1.6杀青作业结束时,应尽快撤出炉膛内的余火,并使滚筒继续空运转,当滚筒内温度降至50℃以下时,切断电源停机。停机后应清除筒内残留叶,清理机器外表面,保持设备清洁卫生。

7.2揉捻机的操作规程

7.0设备操作规程

7.3自动打字封口机操作规程

7.3.1插上电源插头,接通电源。

7.3.2取下打印头,更换日期。

7.3.3按红色带绕行图示按上色带。

7.3.4打开机器上的电源开关。

7.3.5升温,将温控旋钮(左上方第一个)拧到“5”,约10分钟后,再拧到“2”与“3”之间。

7.3.6放入厚度适宜的待打印包装袋。

7.4烘干机的操作规程

7.4.1每次开机前必须认真检查,各传动部位是否正常,烘箱体内有无障碍物及其他杂物。一切正常后方可开机。

7.4.2上叶前必须使烘箱内充分预热,当升温到烘茶所需温度时开始上叶。

7.4.3上叶量不得堆放过多,也不宜出现空板,待烘茶叶必须经过解块筛分机的解块茶团及清除竹稍等其它杂物。

7.0设备操作规程

7.4.4以烘出茶叶的干燥程度(即含水率要求)选择摊叶厚度和全程烘茶时间,一般以薄摊快速为好,调整全程烘叶时间可有无极变速箱调整手轮调整。

7.4.5叶输送带装有回茶斗,并应定时开启清理。

7.4.6调风箱可控制总进风风量,调节风门大小位置,以不使被烘物料严重吹飞为宜。

7.4.7热风炉加煤料应少添勤加,以保持热风温度的恒定。

7.4.8烘干作业完毕,当热风温度下降到60℃以下关闭风机。让烘箱内残存茶叶出净后停止主机运转。

7.4.9烘干机在作业时,应经常注意电动机、变速箱及各传动部位的发热情况。电机温升不得超过℃,各部位轴承温升不得超过65℃,变速箱温升不得超过60℃。

7.4.10烘干机在作业运转过程中如发现有不正常的冲击嗓音应立即停机检查,迅速查明原因,及时处理,排除故障,方能继续工作。

7.4.11班次作业时应在套筒滚子链上涂沫机油加以润滑,并检查变速箱是否停止在规定的油位。

7.4.12每班次烘茶结束前应将上叶输送部分及匀叶轮上的残留茶叶刷净,结束后,应在机内机外及四周积灰清扫干净。

7.4.13应及时检查火管烧蚀及炉壁缝情况,以保证加热炉正常运行。

7.4.14应注意检查无级变速箱的传动三角皮带和输出主链条,如发现有断裂及卡阻征兆应及时更换。

7.0设备操作规程

7.4.15毛火工艺要求:茶条较松散,不粘手较适宜。足火工艺要求:要求至九成干,折之即断,手碾成末为适度。

8.0产品质量检验

8.1检测设备管理制度

8.1.1质量检验员根据所检验的项目、标准提出的所需的检验、测量和实验设备报质量负责人,由其提报总经理批准后由供销科实施采购,质量检验员负责日常检验和管理工作。

8.1.2化验室负责检测设备的验收工作,采购的计量器具必须有CMC标记的法宝计量单位。

8.1.3经验收合格的检测设备入库后,由化验室统一编号,并做好检验设备台账。

8.1.4检测设备在首次使用前须以过检验合格,检验员填写好检验设备的履历卡,检验合格证和检验记录。

8.1.5检验员需对所有的检验设备制定周期检验计划,并定期委托上级计量部门检定。

8.1.6经过检定的测量设备应有相应的检定台账、检定合格的测量设备应有检定合格证。

8.1.7在使用中的各种测量设备必须保持卫生清洁,合理运用。

8.1.8失效的测量设备作报废处理,并作标签标明。

8.1.9计量检测工作必须执行国家和上级颁布的计量法律、法规,由检验人员负责贯彻落实并建立厂的计量检测标准及计量检测技术档案。

8.2化验室管理制度

8.0产品质量检验

8.2.1化验室的安全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保障化验室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设备安全,使化验室工作得以顺利进行,据此目的的特制定本安全防护管理制度:

8.2.2准确记住化验室供电、供水的总闸和各分闸的位置,开启和关闭方向。工作结束后离开化验室前,应切断电源,关闭水阀、门窗,并做好安全防盗检查。

8.2.3化验室必须配备符合要求的消防设备器材,并注意更新防火、防毒、防爆,防破坏设施。

8.2.4化验室配电线路、装置(开关、插座、保险盒等)必须布局合理、完好无损,带电部分不得外露,以防发生伤亡事故。

8.2.5化验室中产生高热的器具必须远离易燃物品,注意明火的合理使用

8.2.6对易燃易爆、高压气体、高压或减压系统等具有火灾爆炸危险性实验,应严格遵守安全防火要求,严格执行操作规定。

8.2.7使用有毒药品或气体必须保持室内通风透气,尽可能在通风橱或有强排风装置的地方进行。

8.2.8对废弃物要妥善处理,符合排放要求。工作人员必须具备防护知识,熟悉相关岗位药品的性能,作风谨慎、操作熟练、遵守操作规程。

8.2.9化验室的工作人员为化验室的相关安全负责人,应定期对化验室安全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解决,把事故隐患消除中萌芽之中。

8.0产品质量检验

8.3产品质量检验制度

8.3.1目的:对进厂原辅材料、外购、外协件、半成品和成品及实现过程进行检验,及时发现不合格并采取措施,保证产品质量,

8.3.2化验室负责归口负责质量检验工作并实施;

8.3.3所有的产品检验应按检验计划和检验技术文件要求进行,检验结果应予以记录,

8.3.4必须做到产品生产一批、检验一批、合格一批、出厂一批;

8.3.5容器包装用品必须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8.3.6消毒液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产品合格证、许可证;

8.3.7化验室有专职的经培训合格的检验员,按规定项目,方法开展产品检验;

8.3.8有每个批次的自检报告单,检验记录齐全。

8.3.9外协原辅料、包装物料A类物资(桶、盖)的检验:检验员在进仓检验时,必须进行资格审查,不属于合格供方则不予检验;成批采购的A类物资到货后由供销科负责指定地点存放,仓库保管员负责通知进货检验员进行检验,合格后才能入库;

8.3.10过程检验:检验员必须按照检验文件进行。全面履行预防、把关、报告的检验职能,及早发现不合格品,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8.3.11成品检验:产品在完成过程后进入成品待检状态,化验员按最终成品检验要求进行检验和试验,合格后办理放库手续。

8.0产品质量检验

8.4出厂检验记录制度

为了保证公司产品的质量安全性,保证出厂产品质量,如实记录出厂产品的质量安全状况,依据《中华人民食品安全法》和国家质检总局《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监督检查规定》等法律法规要求,制定本制度。适用于对最终产品的检验。

8.4.1检验部化验室负责出厂产品的质量检验。

8.4.2生产部成品库负责入库产品的质量、数量的验收和出厂产品的记录管理。

8.4.3产品出厂检验及记录

8.4.3.1检验部必须按照生产该产品现行使用有效标准、检验要求进行检验和判定。并符合以下规定:

(1)化验室具备必备的检验设备,计量器具依法经检定合格或校准,辅助设备及化学试剂完好、齐备并在有效期内。

(2)化验室检验人员须具备相应检验能力,经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部门培训考核后持证上岗。

8.4.3.2检验部化验室对本企业出厂的每批产品进行出厂质量检验,出厂检验项目与产品标准规定的相关检验项目一致;企业不能检验的项目委托当地有资质的部门检定。

8.4.4出厂的每一批产品都要做好相应的质量检验。

8.4.4.1每一次检验出厂产品质量检验,质量检验员都应做好检验记录,记录及时、完整、清晰,并能准确的反映最终产品实际质量状况。

8.0产品质量检验

8.4.4.2检验部化验室保存好检验记录,保存期限不低于两年。出厂检验记录应该包括以下内容:产品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批号、检验员等。

8.4.4.3检验部化验完成后及时上报检验结果。如产品判定为合格,生产部成品库库管员方可办理产品出入库手续,如判定不合格,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规定进行处理。

9.0检验规范

9.1分析天平的使用规则

9.1.1使用前应检查天平是否处于正常状态,否则应进行调整。

9.1.2被称物品不得直接放在天平盘上,应放在适当的容器内(或垫上)进行称量,易吸潮、易挥发、有腐蚀性或液体样品放在密闭窗口内称量。

9.1.3当旋钮开关使用时,必须缓慢均匀的转动启闭,过快时会使刀刃急触而损坏,同时由于过剧晃动造成计量误差。

9.1.4称量时应适当的估计添加砝码,然后开动天平,按指针偏移方向,增减砝码,至投影屏中出现静止到10毫克内的读数为止。

9.1.5在每次称量时,都应将天平关闭,绝对不能在天平摆动时增减砝码或在称盘中放置称物。

9.1.6被称物在10毫克以下者,可由投影屏上读出10豪克以下之数值,旋转砝码三档数盘,来增减10毫克—.克环形砝码。

9.1.7被称物品质量不得超过天平允许的最大称量限度,同一分析工作应使用同一台天平。

9.1.8要保持天平的干燥和清洁,天平匣内应放有变色硅胶或其它适宜的干燥剂,并及时更换。

9.2恒温干燥箱操作规程

9.2.1将所需烘烤的物品放进干燥箱内,所要烘干物品应均匀平铺在器皿中,不能太拥挤。

9.0检验规范

9.2.2检查干燥箱,确认电源后,打开电源开关,将温度调节至所需温度上。

9.2.3经常查看温度计上的温度是否在所需温度上,并随时调节。

9.2.4达到所需时间后,关闭电源,稍冷后,取出所烘物品。

9.2.5保证干燥内卫生,无异味。

9.3电子振筛机操作规程

9.3.1打开电源,预热20分钟;

9.3.2关掉电源,放上样品,开启电源;

9.3.3振筛时间达到后,关闭电源;

9.3.4拿下筛盘,将茶叶称重;

9.3.5清扫设备。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4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