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机械保养 >> 机械保养介绍 >> 正文 >> 正文

压力容器安全管理制度

来源:机械保养 时间:2025/2/18
压力容器安全管理制度

一、医学装备科必须对每台压力容器进行编号、登记建立设备档案,在压力容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30日内,报区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局备案,申请办理《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重庆市特种设备信息化平台网上办理)。

二、压力容器操作人员应经重庆市质量安全考试中心举办的压力容器作业人员培训并通过考核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后才能上岗。

三、压力容器正式使用前,应制定工艺操作规程和岗位操作流程。操作规程至少包括:操作工艺参数(含工作压力、最高或者最低工作温度);岗位操作方法(含开、停车的操作程序和注意事项);运行中重点检查的项目和部位,运行中可能出现的异常现象和防止措施,以及紧急情况下的处置和报告程序。

四、操作人员应按维护保养计划对压力容器本体及其安全附件、装卸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附属仪器仪表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随时保持压力容器整洁和周围环境的清洁卫生,及时清除跑冒滴漏现象,对发现的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并且记录,保证在用压力容器始终处于正常使用状态。压力容器维修保养具体规定:

1.压力容器使用的维护保养坚持“预防为主”和“日常维护与计划检修相结合”的原则,做到正确使用精心维护与坚持日常保养,保证其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行。

2.压力容器的使用必须在规定参数下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经常检查压力容器外观,容器外观无鼓包、不变形、不泄漏、无裂纹迹象,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按管、紧固件、密封件部位等无损坏、泄漏现象。

3.安全附件(压力表、安全阀等)应齐全,安装正确,定期检查、检验,保证动作灵敏可靠。适时对蒸汽、空气安全阀进行手提排气卸压试验,防止安全阀声修、粘连、堵塞等。

4.对查出的不安全因素,必须做到“三定”和“三不放过”,即确定原因,制定整改内容和时间,指定落实整改人员。整改不落实不放过,整改不完成不放过,无防范措施不放过。

5.压力容器的操作、检修应经专业培训考核,持证上岗。

6.压力容器应定期检验合格,方可使用。

7.压力容器的运行参数一旦超过许用值,但采取措施仍得不到有效控制时,应紧急停止运行。

五、压力容器的检验

1.新投入使用的压力容器(金属)一般在使用后3年内首次检验。

2.压力容器的定期检验周期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安全状况等级为1-2级的,一般每6年检验一次;安全状况等级为3级的,一般每3年检验一次;安全状况等级为4级的,定期检验周期根据检验机构决定。

3.对压力容器所配备的安全装置(安全阀、压力表等),应定期进行通、排放工作,以保证其灵敏、可靠。安全附件的检定,检验严格按有关规定执行。

4.对检验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理或消除,对难以消除的缺陷应采取降级、降压,限期使用直至更新等方法进行处理,并报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备案。

5.压力容器定期检验有效期届满的1个月以前,向特种设备检验机构提出检验申请。现场检验时,医疗机构应配合检验部门做好检验准备,以及资料审查准备,审查资料包括:设计资料、制造资料、压力容器安装竣工资料、改造或重大维修资料、《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和上次检测报告等。

六、压力容器安全附件管理与校验

1.安全附件的选择

压力容器安全附件的选型应该按照生产工艺要求提供的条件,按国家有关规定予以确定和选型。对于在用压力容器选用安全附件必须充分考虑其安全效果使用性能。安全附件应向持有生产许可证的单位选购,制造单位须提供产品质量证明文件和产品铭牌。

2.安全附件的使用管理

建立安全附件技木档案和台帐,标明每个安全附件的精度、压力等级、灵敏程度和性能、确定检修与校验周期,记载投用以来工作情况。

安全附件在使用中必须保持完好,灵敏可靠,压力容器操作人员要加强维护,防止其铅封损坏和发生不能正确动作的现象,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应妥善保管安全附件的备用品和配件,保持完好状态和清洁。

3.安全附件的检验

安全附件的检修、校验必须由具备相应资格的单位进行。压力表、温度仪表等计量仪表需由经计量部门认可的单位校验。安全阀需由经市特种设备检验中心负责检调。压力表的校验周期为半年,安全阀至少每年校验一次。

七、压力容器的监督管理

(一)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小组对压力容器年度检查,检查内容:

1.安全管理情况检查

(1)压力容器的安全管理制度是否齐全有效。

(2)压力容器的设计文件、竣工图样、产品合格证、产品质量证明文件;安装及使用维护保养说明;监检证书以及安装、改造、修理等是否完整;《使用登记证》《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表》是否与实际相符。

(3)压力容器日常维护保养、运行记录、定期安全检查记录是否符合要求。

(4)压力容器年度检查、定期检验报告是否齐全,检查、检验报告中所提出的问题是否得到解决。

(5)安全附件及仪表的校验(检定)。修理和更换记录是否齐全真实。

(6)是否有压力容器应急专项预案和演练记录。

(7)是否对压力容器事故、故障情况进行了记录。

2.压力容器本体及其运行状况检查

(1)压力容器的产品铭牌及其有关标志是否符合有关规定。

(2)压力容器的本体、接口(阀门、管路)部位、焊接(粘接)接头等有无裂纹、过热、变形、泄漏、机械接触损伤等。

(3)外表面有无腐蚀,有无异常结霜,结露等。

(4)隔热层有无破损、脱落、潮湟、跑冷。

(5)检漏孔,信号孔有无漏液、漏气,检漏孔是否通畅。

(6)压力容器与相邻管道或者构件有无异常振动、响声或者相互摩擦。

(7)支承或者支座有无损坏,基础有无下沉、倾斜、开裂,紧固件是否齐全、完好。

(8)排放(疏水、排污)装置是否完好。

(9)运行期间是否有超压、超温、超量等现象。

(10)罐体有接地装璧的,检查接地装置是否符合要求。

(11)监控使用的压力容器,监控措施是否有效实施。

3.安全附件及仪表检查

安全附件的检查包括对安全阀、爆破片装置、安全联锁装置等的检查,仪表的检查包括对压力表、液位计、测温仪表等的检查。

安全阀检查至少包括以下内容和要求:

(1)选型是否正确。

(2)是否在校验有效期内使用。

(3)杠杆式安全阀的防止重锤自由移动和杠杆越出的装置是否完好,弹簧式安全阀的调整螺钉的铅封装置是否完好,静重式安全阀的防止重片飞脱的装置是否完好。

(4)如果安全阀和排放口之间装设了截止阀,截止阀是否处于全开位置及铅封是否完好。

(5)安全阀是否有泄漏。

(6)放空管是否通畅,防币帽是否完好。

压力表的检查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7)压力表的选型是否符合要求。

(8)压力表的定期检修维护、检定有效期及其封签是否符合规定。

(9)压力表外观、精度等级、量程是否符合要求。

(10)在压力表和压力容器之间装设三通旋塞或者针型阀时,其位置、开启标记及其锁紧装置是否符合规定。

(11)同一系统上各压力表的读数是否一致。

4.压力容器技术档案管理

(1)压力容器技术档案的种类

压力容器随出厂文件(包括产品出厂合格证、安装使用维护保养说明书、压力容器主要部件型式试验报告书、装箱单、机房布置图、电气原理图接线图、压力容器功能表、主要部件安装示意图、易损件目录);

压力容器开工申报单;

压力容器安装施工记录;

竣工验收报告;

特种设备监督部门压力容器验收报告和定期检验报告;

日常检查、维护保养,大修、改造记录及检验报告;

运行情况记录和交接班记录;

事故及故障记录;

压力容器操作人员培训记录;

使用登记资料。

(2)压力容器技术档案的接收、登记、整理、保管、借阅等参照装备管理制度执行。

(3)xxx医院压力容器年度检查表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84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