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车什么问题?”10月9日,台州公交集团祥和汽修修理公司民辉公交场站修理厂内驶入了一辆前来“问诊”的“病车”,早已在一旁等候接待的班组长李达迎了上去。
在手机数字化修理车间管理系统内录入相应信息后,李达迅速翻阅起该辆车的“病历”,“你看,这个刹车片该换了,轮毂也可以保养一下。”还未等驾驶员回答,问题便被逐一分析了出来。随后,李达根据维修内容迅速制定出维修方案,并在线上管理系统内指派相应维修工,开始作业。“万竹根你负责电机,谢见文你来拆装……”不出2小时,“病车”修理工作全部完毕。
台州公交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全新的数字化修理车间管理系统包括员工上下班考勤、人脸采集、当前作业情况和修理知识库等4大板块,基本涵盖车间的维修业务,让车辆进厂维修过程更加有序、快捷。
目前,系统已在民辉公交场站修理厂试运行1个月左右,投用以来,成功推动了该厂公交车辆传统修理流程向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有了这个系统,我们的工作效率明显提升,在人员管理方面也更加便捷。”祥和汽修修理公司车间负责人陈利明称,该修理公司现有修理工77名,在未引入数字化修理车间管理系统前,排班较为混乱,经常是“谁有空,谁来修”,不仅工作效率不高,人员调度管理也存在一定难度。
如今,每辆“病车”只要驶入厂区并成功在管理系统内“挂上号”,办公室、维修场地或是员工休息室内的电视机便会即刻发出播报,通知涉及此项修理作业的维修人员赶赴现场,实现科学排班调度,提升工作效能。
不仅如此,数字化修理车间管理系统还实现了维修进度“在线化”实时跟踪查询,每日车辆维修情况最终将被全部汇总统计,有效避免了因为缺少维修单,车辆“无单可查”的情况发生。“维修单电子化后,台账管理也方便了许多。由于所有的车辆维修管理需遵循‘一车一台账’原则,以前我们都是先整理纸质维修单,再派送至对应车辆,是一个‘大工程’。有了这个系统后,就可以直接把电子维修单打印出来了。”陈利明说。
下阶段,台州公交集团将在下属全部修理厂内广泛推行数字化修理车间管理系统,并在各场站修理厂内安装车辆识别系统,实现“双系统”智慧化协同工作。同时,不断完善后续的场景应用,提升公交车辆“出车率”,减少“返修率”,运用数字化手段,保障群众出行便利、安全。
监制/丁前程郑莉
编辑/沙凯迪
记者/张诗雨通讯员/邓焱阳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9523.html